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代码:460305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三-六年。
三、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 所属专业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装备制造大类(43) | 自动化类(4603) | 装备制造业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6-30-99-00);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6-31-01-10); 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2-02-07-07); 设备工程技术人员(2-02-07-04); | 1、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保养 2、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3、工业机器人与工作站销售、售后服务 4、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等;人社部新职业证书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三级、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三级、维修电工三级等职业资格证书。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见下表
表2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 | 核心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岗位 | 岗位描述 | 职业能力要求 | |
1 | 初始岗位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 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 | 1.按照工艺指导文件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完成作业准备; 2.按照装配图、电气图、工艺文件等相关文件的要求,使用工具、仪器等进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装配; 3.使用示教器、计算机、组态软件等相关软硬件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交互界面、电机等设备和视觉、位置等传感器进行程序编制、单元功能调试和生产联调; 4.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进行生产过程的参数设定与修改、菜单功能的选择与配置、程序的选择与切换; 5.进行工业机器人系统工装夹具等装置的检查、确认、更换与复位; 6.观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的状态变化并做相应操作,遇到异常情况执行急停操作等; 7.填写设备装调、操作等记录。 |
2 |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员 | 按照系统结构图,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设计调试相关程序,验证系统相关功能。 | 1.能看懂电气,机械的原理图,按图施工; 2.掌握常用安装调试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3.能根据系统相关功能要求,编写程序,分步调试; 4.相关数据记录及关键问题分析能力; 5.与客户沟通协调能力; 6.能设计撰写相关安装调试报告,开发相关使用指南。 | |
3 |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常规保养,常见故障排除,根据相关工艺要求调整工业机器人系统程序。 | 1.掌握一种典型工业机器人操作编辑方法;2.能编写维护保养计划,对工业机器人及工作站系统进行维护保养; 3.能识别工作站系统故障类型,并能排除常见故障; 4.熟悉工作站系统生产工艺,熟悉系统整体程序架构,能根据生产要求,对工作站系统程序进行调整; 5.能编写相关运行维护报告。 | |
4 | 发展岗位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 | 工作站电气系统方案设计,工业机器人及外围系统通信接口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实施。 | 1.熟悉电气 工业机器人等相关国家规范; 2.掌握一种主流电气设计软件的使用; 3.掌握主流工业机器人系统接口应用方法; 4.掌握一种主流PLC控制器使用方法; 5.能编写典型逻辑控制系统程序,通信程序等; 6.掌握视觉等传感器基本使用方法; 7.文档及说明书撰写能力; 8.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
5 | 工业机器人工程师 | 工业机器人综合技术,包括安装、调试、技术服务、维护维修等。 | 1.熟悉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调试,具有开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的能力; 2.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安装、接线; 3.与客户沟通协调能力; 4.掌握工业机器人故障分析、排查故障原因; 5.能根据故障原因提出维修方案并实施。 | |
6 | 自动控制工程技术员 | 自动化元器件、装置、系统设计和 测试、集成,指导安装、维护。 | 1.设计、测试自动化元器件及装置,并指导安装、调试、维护; 2.设计、测试生产流水线系统和运行 控制系统:并指导安装、调试、维护; 3.进行数控编程,指导数控加工; 4.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 5设计、测试、调试自动化仪表与检测设备; 6.设计、测试、集成和运行自动化系统软件。 | |
7 | 拓展岗位 | 维修电工 | 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 | 1.具备扎实的电气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器构造、电器特性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基本的电器维修技能,如检修电路、更换电器元件、调试电器等; 3.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8 | 工业机器人销售员 | 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系统功能,针对客户不同需求,推荐相关工业机器人及系统方案。 | 1.熟悉工业机器人生产情况及各个典型工业机器人公司产品; 2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行业应用场景; 3.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4.能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并定制相关系统方案; 5.常用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6.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 |
9 | 机械设备维修员 | 设备维护保养、专用机电设备 修理。 | 1.故障筛查能力:针对现象能快速的确认故障位置和类型,尤其当故障现象点并不是故障引发点的情况; 2.机械维修能力:结构件变形、断裂、磨损、卡滞等故障的修复,拆卸、安装、更换各个部件; 3.危险识别能力:检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有无触电可能,结构件掉落砸伤,登高跌落等危险的识别能力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的能力; 4.工作沟通能力:能与积极主动的与设备操作人员、设备厂家等各方人员良好的沟通,快速的获取相应信息。 |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气控制、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传感、机器视觉、数字孪生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装调、运维、集成、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仿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思想意识
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①具有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②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③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④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⑤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①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②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④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基础知识
①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基本知识;
②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
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④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
⑤电气识图的一般知识;
(2)专业知识
①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
②具有传感器应用的基本知识;
③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④具有PLC、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
⑤具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
⑥具有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
⑦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
⑧具有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故障的相关知识;
⑨具有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3.能力
(1)专业能力
①能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整理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设计思路。
②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跟进非标零件加工,完成装配工作。
③能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④能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⑤能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要求,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
⑥能应用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绘制逻辑运算程序。
⑦能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资料,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
⑧能对机器人应用系统的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⑨能维护、保养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2)方法能力
①具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②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方法能力。
③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方法能力。
④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方法能力。
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根据企业的发展及需求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
(3)社会能力
①较强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②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③人际交流及团队协作能力;
④劳动组织能力;
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以上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