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倩“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时间:2023-09-26 浏览量:

一、工作室主攻方向

1.助推专业建设

通过企业调研与下企业实践,发挥团队作用,修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撰写及修改课程标准,促进学校教学服务企业发展。

2.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堂为载体,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采用集中研讨与线上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带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增强专业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创新能力。

3.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积极开展校际间、校企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科技论文、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线上活动等形式向同行辐射和示范,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打造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

4.指导各级各类技能大赛

加强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等相关赛事的研究,对参赛的要求、内容、标准及大赛指导、训练方法等进行研讨,着力培养一批各项大赛优秀教师及优秀指导教师,不断完善参赛选手的选拔制度,力争取得最佳成绩。

5.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及生产技术改进、科技项目开发,积极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社会用人标准、岗位技能标准、生产流程标准和企业评价标准,以增强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并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

6.促进校企、工作室共同育人

发挥“双师型”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理论教学强的特点,更要利用好企业实践环境好,与实际结合紧密的优势,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校、企业和工作室共同提升,共同育人。

 

二、工作室的工作目标

1.加强合作,统一目标,真干

高倩“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计划通过多方努力形成本校、友校与企业一体的工作室成员结构,以保障工作室有良好的运行基础,为兵地进一步深度合作增砖添瓦既要发挥职业院校特点,又要利用企业的优势,共同提升专业教师科研、社会服务和执教能力为目的,以友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调研、培训、课题研究和大赛指导等活动,成为一个集学习型、合作型、科研型、辐射型、成长型为一体的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和加速器,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验室和成果示范辐射的推广站。

2.以研促教,以产促学,实干兴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积极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技改需求、用工需求、产品开发需求,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校企协作。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并形成方案或校本教材、精品课程,努力培养出就业质量较高的学生;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外机电业的最新发展方向研究,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增强教师的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使工作室成为产教融合的助推器教学研究的急先锋

3.以赛促教,以考促学,巧干兴

机电专业方面的人才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专业实用性非常强技能竞赛反映企业对新技能的要求。通过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有效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锻炼和培养师资队伍,提高学生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高效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工作室开展校校、校企之间的比帮赶超活动组织前往优秀职业院校和企业团队取经学习,加强交流,比较优劣,取长补短。通过交流活动带动师生巧练苦练,力争在每年的技能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在常规教学中推广适用的技能大赛经验,力争面向人人,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与当地企业可以开展行业技能比赛,通过职业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参加技能比赛活动,得到专业方面的共同提升。

4.名师引领,帮传带练,勤干兴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兵团新办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差异大、工作经验参差不齐,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传绝技、带高徒、练技能活动。充分发挥工作室团队的引领、带动作用,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帮助新教师更快地成长为高技能“双师型”教师。成立高倩“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为兵团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搭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学习平台,通过共享资源,工作室成员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研修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成长的内驱力,工作室的成员能够破除专业、职业的壁垒,融通教师、企业导师的个人知识系统,突破思维盲点,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目标一致,共同成长,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