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4-04-03 浏览量:

2023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现代纺织技术  专业代码:480401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二)学制:标准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3-5年。

三、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轻工纺织大类(48)

纺织服装类(4804)

纺织业(17)

纺织服饰类(18)

1.纺织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1)

2.纤维预处理人员

(6-04-01)

3.纺纱人员(6-04-02)

4.织造人员(6-04-03)


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

生产管理

质量分析与控制

设备维护与保养

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

纺织面料开发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弘扬扎根边疆的“胡杨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区域纺织服装行业的纺织工程技术人员、纤维预处理人员、纺纱人员、织造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生产管理、质量分析与控制、设备维护与保养、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胡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7)能够理解企业战略和适应企业文化,保守商业机密;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征,熟悉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检测方法。

(4)掌握与纺织设备相关的机电常识。

(5)掌握纺纱、机织、针织等纺织工艺与设备知识和生产工艺设计方法,熟悉纺织生产流程和主要纺织设备机构与作用。

(6)熟悉纺织品染整加工知识和加工工艺。

(7)纺织图案和色彩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纺织品印花图案、织花图案的设计原理。

(8)掌握织物组织与结构知识,熟悉织物分析步骤和方法。

(9)掌握纺织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熟悉纺织生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0)掌握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基本知识,熟悉纺织品测试与生产相关标准。

(11)掌握市场调研与分析、市场预测、纺织品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12)了解纺织产业发展动态、节能减排新知识、新技术。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组织执行一般工作任务;

(3)具有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能应用Word、Excel、PPT和IE等软件处理有关信息;

(4)能够熟练操作典型纺织设备,合理组织生产运转;

(5)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纺织原料和产品和熟练检测纺织材料的性能并评定品质;

(6)能够进行纺织设备维修与保养,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7)能够进行织物分析和样品试织,进行织物样品制作;

(8)能够进行纺织上机工艺制作与实施,能够进行常规产品生产工艺制定、上机和日常监督检查;

(9)能够对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质量进行分析和监控。

(三)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用“教训工三位一体”的模式。

教:以纺织行业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定项目,组织教学,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模块。

训:依托校企合作,实施实践教学,设置与真实岗位(群)对应的训练课程和构建实践领域课程体系;校企共建集生产、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生产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工: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纺织设备管理、纺纱、织造等工作并在企业现场教学中学习部分课程,再结合生产实际搜集毕业设计选题资料,在校、企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充分利用校企优势资源,发挥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特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生能适应纺织产业链岗位工作,更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高等数学

课程目标:以强化数学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将数学建模思想与实验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使数学知识、建模思想与实验方法三者有机融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基础知识,学会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思考问题,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处理某些实际问题。重视加强软件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等基本内容。

(2)大学语文

课程目标: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对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不需要那么精、深、专,但他们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提高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比较准确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及文字材料,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

(3)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目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使之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和从事其他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4)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增强自我心理保健和危机预防意识,培养分析与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心理素养。课程内容: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性格气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爱与性、学习及网络、就业择业心理、生命意识、异常心理、心理咨询与保健、自我成长等。课程力求理实一体,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相结合。

(5)职业规划

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及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有效塑造良好的职业品质、职业道德与健康的职业心理,不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现代职业人。主要内容是有效的理解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环境分析、决策评估、计划发展以及修正调整的各环节作用。能对创业机会进行识别与评价,掌握创业行业选择策略和运营实务知识。熟知求职环节中所需做的相关准备工作及基本技巧。

(6)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课程内容: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8)简明新疆地方史

课程目标:本书紧紧围绕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对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整体和部分,匡正民族分裂势力大肆歪曲、编造、篡改的新疆历史,深刻理解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增强各族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课程内容:分别论述了先秦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辽金时期、元明时期、清朝时期、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新疆地区历史。

(9)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课程内容: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10)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具有一定的英文资料阅读和信息获取能力。课程内容:包括英语听说训练,语法词汇拓展,阅读理解训练,中英文互译和常用的英语应用文写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对西方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语言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11)大学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有效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组班教学,例如排球、健美操、地掷球、网球等,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训练强度,根据大学生体能水平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体能训练。

(12)劳动实践

课程目标:通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加强劳动观念、劳动意识,掌握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基本劳动素养、基本劳动品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自觉遵守劳动安全法规。课程内容:组织开展劳动知识、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学习劳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开展卫生劳动、专业劳动、社会服务与公益劳动等劳动实践。

(13)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

课程目标: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学生军事素养,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役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一是军事理论,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二是军事技能训练。

(二)专业核心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

名称

能力目标

实施方法和地点

纺织品检测技术

1.具有能使用专业术语描纤维、纱线、织物等各概念的能力。

2.具有使用仪器对纤维,纱线,织物的各种纺织制品的力学性能、外观形态保持性、色牢度、舒适性、纺织品安全性等性能的测试能力。

3.具有熟练使用操作纤维、纱线及织物检测检测仪器的操作的能力。

4.能够按照标准对纺织成品的力学性能、外观形态保持性、色牢度、舒适性、纺织品安全性等性能测试能力。

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理论知识、实验操作。

2.直观演示法:纤维、纱线、面料性能测试部分。

3.任务驱动:纤维、纱线、面料性能测试部分。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检测实训室。

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

1.能具有掌握棉纺纱系统工艺流程的能力。

2.掌握纺纱设备的工作原理、纱线产品设计基本思路。

3.具备使用纺纱设备实际运用、纺纱工艺设计、质量检验与控制的能力。

实施方法:

1.教师讲授法:纺纱生产基础理论知识讲授。

2.直观演示法:设备展示,工艺路线演示。

3.案例分析法:纺织生产实例分析纺纱流程。

4.现场教学法:利用试验室设备,进行纺纱流程实践性教学。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纺纱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1.具有进行整经、浆纱、穿接经、织造等工作的能力。

2.通过学习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选择工艺参数,设备配备的能力。

3.具备各类机织物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其影响和控制方法的能力。

4.能独立进行一般机织物的生产工艺设计。

实施方法:

1.教师讲授法:机织生产基础理论知识讲授。

2.直观演示法:设备展示,工艺路线演示。

3.案例分析法:生产实例分析机织物组织。

4.现场教学法:利用试验室设备,进行机织实践性教学。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机织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

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1.具有理解分析纬编、经编、织袜、毛衫等基本知识的能力。

2.具备熟练辨认不同组织结构的针织面料并分析其正反面、单双面及其主要技术工艺参数,并能够编制各种针织组织面料的上机工艺的能力。

3.具有针织物编织工艺分析与改进能力、能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优化生产工艺。


实施方法:

1.教师讲授法:针织物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讲授。

2.直观演示法:设备展示,工艺路线演示。

3.现场教学法:利用试验室设备,进行机织实践性教学。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针织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

织物组织结构与应用

1.具有分析各类组织能力,能绘制组织上机图;

2.具有面料分析能力,能根据来样进行织物分析,确定组织结构、经纬密度、经纬纱线密度,画出组织图,确定上机图,试织成样品;

3.具有纺织新产品组织设计与试织的能力,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进行纺织新产品组织设计与试织;

4.能通过项目教学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实施方法:

1.教师讲授法:织物组织基础理论知识讲授。

2.直观演示法:面料展示,绘图演示。

3.案例分析法:通过面料实例分析组织。

4.现场教学法:小样机实践操作教学。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面料设计实训室。

纺织CAD

纹织CAD:

1.能描述机织物的组织种类与特点;能描述色彩与纹样的设计方法;能描述提花机组成部分与工作过程、提花工艺设计方法。

2.能描述纹织CAD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原理;各类提花产品的纹织工艺方法,产品规格、意匠处理、组织处理、纹板处理等。

3.通过实例,能够进行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单层、重经、重纬、双层纹织物设计。

针织CAD:

1.使学生对羊毛衫生产从原料、设计到设备、生产工艺等整个设计生产过程了解。

2.并能够利用针织CAD进行针织品工艺设计、仿真模拟,具备独立设计毛衫及制定编织工艺和上机织造。

实施方法:

1.教师讲授法:素织物、纹织物、针织物基础理论知识讲授。

2.直观演示法:面料展示,纺织品CAD软件操作演示。

3.案例分析法:通过面料分析设计实例,掌握纺织品CAD设计方法与流程。

4.现场教学法:利用纺织品CAD设计面料实践操作教学。

授课地点:基础设计软件实训室。

纺织生产管理基础

1.具有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运转管理、原料管理的能力。

2.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纺织产品质量控制、日常工艺、设备和运转管理的素质和能力。

实施方法:

1.教师讲授法:纺织技术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讲授。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纺织企业管理案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校外实训基地。










2.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序号

集中实训课程

学期

学分

学时

教学实践内容、要求

实践地点

考核

方式

1

认识实习

1

1

24

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进入纺织类企业进行参观和调研。要求学生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认真实习,实习结束后上交实习报告。

校外实训基地

综合

评定

2

纱线试纺

2

1

24

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纺纱、小样试纺,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纺纱工艺参数的设置和完成小样纺纱。

校内实训基地

综合

评定

3

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

3

1

24

结合理论知识常规织物各类组织面料分析、小样试织造,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面料分析、工艺参数的设置和完成小样织造。

校内实训基地

综合

评定

4

针织小样试织

4

1

24

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针织小样试织,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针织工艺参数的设置和完成针织小样设计制作。

校内实训基地

综合

评定

5

纺织面料开发 (机织)实训

5

4

96

在校内进行纺织面料开发(机织)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

综合评定

6

纺织面料开发 (针织)实训

5

4

96

在校内进行纺织面料开发(针织)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

综合评定

7

面料开发(图案设计)实训

5

1

24

在校内进行纺织面料开发(图案设计)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

综合评定

8

顶岗实习

5-6

24

576

在纺织品设计相关企业实地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将学的理论和技能与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校外实训基地

综合

评定

9

毕业设计

(论文)

6

2

48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学生按计划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教研室组织成立答辩小组,学生必须参与答辩,指导老师和答辩组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定。

校外实训基地

答辩

10

社会实践

2、4

2

48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申报、任务书,学生按计划实际开展并完成社会实践。学院成立答辩小组,学生必须组队参与答辩,指导老师和答辩组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评定。

校外实践

综合评定


(三)相关要求

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六、教学安排表

表1 学期安排课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技能训练名称



学分


学时


考核方式

周学时*学周(不含考试考查周)


备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20周













1000001001

大学语文1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02

大学语文2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03

大学英语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05

大学体育与健康1

2

32

8

24

考查

2*16








1000001006

大学体育与健康2

2

32

0

32

考查


2*16







1000001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1

2

32

0

32

考查

2*16








100000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2

2

32

0

32

考查


2*16







1000001009

心理健康

2

32

32

0

考查

2*16








1000001010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32

32

0

考查



2*16






1000001026

创新创业教育

2

32

32

0

考查


2*16







100000101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13

简明新疆地方史

2

32

32

0

考试




2*16





1000001027

弘扬兵团精神

2

32

32

0

考查




2*16





1000001014

形势与政策Ⅰ

0.5

8

8

0

考查

2*4








1000001015

形势与政策Ⅱ

0.5

8

8

0

考查


2*4







1000001016

形势与政策Ⅲ

0.5

8

8

0

考查



2*4






1000001017

形势与政策Ⅳ

0.5

8

8

0

考查




2*4





1000001018

军事理论

2

32

32

0

考查

4*8








1000001019

军事实践

2

112

0

112

考查

56*2








1000001020

劳动实践Ⅰ

1

24

0

24

考查


24*1







1000001021

劳动实践Ⅱ

1

24

0

24

考查



24*1






1000001022

劳动实践Ⅲ

1

24

0

24

考查




24*1





1000001023

劳动实践Ⅳ

1

24

0

24

考查





24*1





小计

40

752

424

328


18

12

6

6







公共选修课

1、公共选修课分为体育、人文、心理等大类,可选课程列表详见附件1;

2、修业年限内应选合计8学分,144学时,其中,体育(项目限选)2学分,普通话(限选)1学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限选)1学分,安全教育(限选)1学分,其他课程任选。


公共选修课可选课程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中华古典诗词吟诵

1


2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菜根谭》

1


3

汉字与文化

1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5

一起学说普通话

1


6

普通话口语训练

1


7

花卉装饰技术

1


8

实验安全你我他

1


9

军事理论

1


10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2

大学生性健康修养

1


13

学生心理辅导

1


14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

1


15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1


16

劳动教育

1


注:每年会因为开课情况略微调整课程名称和课程数量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4804013001

纺织导论

2

32

32

0

考查

2*16







4804013007

纺织材料

4

64

44

20

考试

4*16









4804013002

纺织化学基础

4

64

64

0

考试


4*16








4804014007

织物组织结构与应用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3004

实用纺织英语

2

32

32

0

考查




2*16






4804013005

染整基础

4

64

44

20

考查



4*16







小计

20

320

248

72


96(6)

64(4)

128(8)

32(2)

0

0





专业核心课

4804014001

纺织品检测实务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4002

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4003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4004

针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4009

纺织企业管理基础

4

64

44

20

考试




4*16






4804014006

纺织CAD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3003

纺织设备维修与管理

4

64

32

32

考试




4*16






4804013007

化纤技术

4

64

44

20

考试



4*16







小计

32

512

280

232


0

128(8)

128(8)

256(16)

0

0





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14选5)

4804016001

服装材料

2

32

24

8

考查


2*16






4804016002

编织技术

2

32

8

24

考查


2*16








4804016003

服装面料艺术再造

2

32

8

24

考查



2*16







4804016004

手工印染工艺

2

32

8

24

考查



2*16







4804016005

Adobe Photoshop

2

32

12

20

考查



2*16







4804016006

功能纺织品

2

32

20

12

考查



2*16







4804016007

纺织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

2

32

12

20

考查



2*16







4804016008

数码印花

2

32

28

4

考查




2*16






4804016009

新型纺纱技术

2

32

32

0

考查



2*16







4804016010

非织造工艺

2

32

16

16

考查




2*16






4804016011

机织产品设计

2

32

16

16

考查




2*16






4804016012

产业用纺织品

2

32

16

16

考查




2*16






4804016015

纺织厂空调与除尘

2

32

16

16

考查



2*16







4804016014

纺织文化与技艺

2

32

32

0

考查


2*16








小计

修10学分,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开设

10

160

96

64


0

32(2)

64(4)

64(4)






专业课程

职业技能训练课

4804015001

认知实习

1

24


24

综合评定

24*1







4804015002

纱线试纺

1

24


24

综合评定


24*1








4804015003

织物分析与

小样试织

1

24


24

综合评定



24*1







4804015004

针织小样试织

1

24


24

综合评定




24*1






4804015005

纺织面料开发

(机织)实训

4

96


96

综合评定





24*4





4804015006

纺织面料开发

(针织)实训

4

96


96

综合评定





24*4





4804015007


纺织面料开发

(图案设计)实训

1

24


24

综合评定





24*1





4804015008

顶岗实习

24

576


576

综合评定





24*8

24*16




4804015009

毕业设计(论文)

2

48


48

综合评定






24*2




4804015010

社会实践

2

48


48

综合评定


暑假24


暑假24







小计

41

984

0

984


24

48

24

48

408

432




课程总学分共计

课时总计

151

2728

1048

1680


464

464

440

496

432

432




开设课程总数

49






12

12

9

11

2

1




考试课程数

18






5

5

5

4

0

0




考查课程总数

31






7

7

4

7

2

1




周课时







24

24

20

22

20

18








表2 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课程

公共必修课

608

22.29%

328

12.02%

公共选修课

144

5.28%

36

1.3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320

11.73%

72

2.64%

专业核心课

512

18.77%

232

8.50%


专业选修(模块)课

160

5.87%

80

2.93%


职业技能训练课

984

36.07%

984

36.07%


合计

2728

100.00%


63.49%



表3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学期

第1学期

第2学期

第3学期

第4学期

第5学期

第6学期

入学教育与军训

2周






理论与实践教学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8周


考试考查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劳动实践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专业实践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顶岗实习





8周

16周

毕业设计(论文)






2周

合计

22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18周


七、实施保障

(一)教学条件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包括纺织材料检测实训室、纺纱技术实训室、机织技术实训室、针织技术实训室、织物设计与开发实训室等,实验仪器设备达到2~5人/台(套)。要求每个实训室配备多媒体投影设备。

(1)纺织材料检测实训室

应配备纤维、纱线、织物常规检测项目所需的仪器。

(2)纺纱技术实训室

应配备梳理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各一台,供现场教学和设备维护实习使用。

(3)机织技术实训室

应配备小样织机多台,供现场教学和设备维护实习使用。

(4)针织技术实训室

应配备针织机多台,供现场教学和设备维护实习使用。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生产管理、质量分析与控制、设备维护与保养、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 有安全、保险保障。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二)师资队伍

1.学生人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纺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纺织行业、专业发展,能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及外聘教师

主要从纺织企业和高校相关专业中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国家级职业规划教材、新形态教材、“课程思政”示范教材等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校院两级教材建设委员会,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 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纺织类工具书(手册)、词典、标准、产品大全、参考教材、著作、生产技术丛书、专业期刊杂志、专业报刊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专业应积极开展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工作,每年度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引进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建立由网络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通识课程资源、数字图书及数字资源等组成的立体化网络学习平台。加大学生选择余地,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

(四)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专业课教师强化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梳理每一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课程标准,进行学情分析,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整改。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纯理论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建议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启发式、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实训类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等,采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配网络教学资源,以工作流程作为教学流程,以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注重通过教师规范操作与有效示范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五)学习评价

建议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社会等第三方组织参与考核评价。

教学考核分课程考核(考查、考试)、课程综合实践考核、毕业综合实践考核等。

在项目化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以项目、任务、过程评价等多元教学综合评定体系。突出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考核。课程考核一般由平时成绩、素养成绩、期中考成绩、期末考成绩、实践成绩按一定比例构成,在具体每门课程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与配分,详见课程标准。

(六)质量保障

1.学校和二级学院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和二级学院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八、毕业资格与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修业年限的学习,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1.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修完各类规定的学分数,毕业最低分为146.5个学分。

2.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获取累计3学分的证书及第二课堂课外学分方准予毕

业,具体证书种类及对应学分关系如下表所示。


证书类别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证书对应学分

计算机证书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三级及以上

3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二级

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一级

1


外语证书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四级或初级口译,及以上

3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三级或A级

2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B级

1


职业、岗位证书

纺织面料开发1+X证书

初级

2

1+X WPS办公应用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2


创业意识(GYB)

/

1


创业计划(SYB)

/

2



本专业学生可通过参加竞赛、发表作品、科技活动、出版著作、社会实践等获取课外学分。




获得学分来源

认证学分


参加高职技能校、市、省级以上竞赛或获奖

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

6

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级二等奖

4


省部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

3


市厅级一等奖及以上、省部级三等奖

2


市厅级二等奖

1.5


市厅级三等奖

1


学校主办的各类竞赛一等奖

0.8


学校主办的各类竞赛二等奖

0.6


学校主办的各类竞赛三等奖

0.4


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创业实践基地入驻等国家级项目

5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创业实践基地入驻等省部级项目

3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创业实践基地入驻等市厅级项目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创业实践基地入驻等校级项目

1


参加各种技能竞赛集中培训60学时及以上

2


参加各种技能竞赛集中培训30-59学时

1


进入学历提升项目,如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

1


作为第一作者及以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每篇)

3


作为第二作者及以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每篇)

1


主持获取发明专利

4/件


主持获取实用新型专利

2/件


主持获取外观专利

1/件


社团

0.25/个/学期


社会实践

0.5/报告


参加学术报告或专业学会活动或志愿者服务或其他专业级及以上的活动等

0.2/次


探索以证(奖)代考模式,即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或国赛奖项,可以证(奖)代考,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3.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合格。

4.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处考核)。



方案执笔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分院负责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处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学校负责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纺织服装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

2023年6月28日